“可实际上,博望侯不似苏子卿,是被当成汉军探子捕获,切身外之物都被匈奴夺走,他后来所持节杖,也是自己做。”
这种忧虑是必要,汉朝最大汉*,便是汉文帝时,作为陪嫁奴婢去到匈奴燕人中行说,他因此对汉生出怨恨,为匈奴单于出谋划策,让匈奴改进体制,更给汉造成很多麻烦。
二人为压低声音不打扰解忧公主,竟越靠越近,头都要凑到快,声息可闻,任弘甚至能看到瑶光洗过后微微透光肌肤。
还是解忧公主声“好”打断二人,连忙上前。
解忧公主闭闭有些酸眼睛,将面貌新节杖还给任弘:
“任谒者,你以后要记住,旌节顶,都是要用金缕线缝。”
二人在角落里坐下,低声说话起来。
“不想竟是楚主自己在缝制。”
解忧确实与任弘想象中“公主”形象大相径庭。
瑶光压低声音道:“母亲当年家道中落,虽然挂着宗室籍,但食禄常被克扣,因是叛王之后,平日形同监禁,亦不得轻易外出谋生,只能织布缝补,托友人出去卖补贴家用。”
“后来到乌孙,最初日子还好过,天子间岁遣使者持帷帐绵绣来相赠,可后来,与大汉音讯隔绝近十年,切就得自己动手。”
瑶光替任弘解释:“母亲,小小姑墨城上哪去找金缕线,任君能做成这样已不错。”
解忧公主却是个细节控,摇头道:“这黄缨穗结法也不对,得这样。”
任弘盯着那复杂结法,乖乖,这玩意他怕是要学好几天才能学会啊。
他朝解忧公主作揖:“公主明知这是假节杖,为何还要助遮掩?”
解忧却笑道:“任谒者知道?当年博望侯使大月氏,被匈奴捕获,后来逃出,先帝说他‘持汉节不失’。”
瑶光抬起头,指着这汉式屋舍道:“母亲说过,不习惯穹庐为室兮毡为墙,就得自己伐木夯土修建。”
“乌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若是实在吃不惯,怎办,那就自己种谷种菜,屯田呗。想要汉式衣裳,也得自己动手来制作,吾等兄弟姊妹衣裳,多是母亲亲自缝制。”
瑶光眼睛看着解忧公主,满是崇敬,她想成为像母亲样人,成为所有人依靠。
“她常说,居常土思兮心内伤不假,但光抱怨哀叹是没有用,得用自己手,改变这片天地。几年下来,吾等不但能自给自足,还能将多余粮食与麻布,作为礼物,赠与乌孙贵人。”
“如此,才能让陪嫁奴仆们维持在汉地习惯,思乡之情少解,他们也多是犯过错而被遣来,母亲说,不希望有人对母邦心生怨恨,成为第二个中行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