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恤放眼望去,只见这里地方极大,有墙垣,有店铺,有货仓,有专门机构和人管理。
摊位都是小本生意,上面货物很是齐全;有店铺多是食于官府官商,郑卫等地行商则需要租借位置来进行贸易。时不时有黑衣小冠市掾官带着持戈兵卒,行走于市中巡视、收税,切井然有序。
来买东西人络绎不绝,不但有新绛国人,还有从外邑、外县甚至是国外来。整个市集上叫卖声不绝於耳,人来人往,喧喧嚷嚷,市道时不时会被堵住。想来最热闹早晨和中午,当和齐国临淄“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不相上下。
进市后,乐符离车并未停留,而是直向南行驶,此时市中人声鼎沸,喊也喊不住他,赵无恤车马只能紧紧跟着。
整个市场被浅浅浍河分为
赵无恤对魏、张二人态度变化大惑不解,却见黑衣锦服乐符离单独留下来,自告奋勇道:“赵子要去南市,符离可以在前引路。”
他看向赵无恤眼神,却是种“君乃吾辈中人”兴奋。
赵无恤将疑惑吞回肚子里,想着乘日头未落,赶紧去市中办正事要紧,便道:“那就有劳乐子。”
乐符离车驾与无恤并行,他很善于言谈,对新绛故旧和近来发生新鲜事道来,跟喜欢声乐酒食赵广德不谋而合,俩人相识恨晚,路上倒也不无趣。
进城后,沿着南北大道行进将近刻,就到新绛城南。匠人营国,宫城居中偏北,按照前朝后市规划,市场般统设置在南面,所以无恤以为,应该称之为南市才对,成乡国人门,也是这称呼。
春秋时期,城市基本结构,是种严密封闭街区模式。居民区为坊,商业区为市,被严格分开,用墙垣各自封闭起来。这就是传统市坊制度,直到隋唐之时,才会被打破。
市,古已有之,是伴随着商品经济需求而产生,赵无恤前段时间读过《易·系辞》中就有“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记载。
成邑乡也有市,就如后世农村“赶集”样,在特定日子里,如逢三逢六,国野民众约定俗成,自发聚集,在固定场所买卖货物,互通有无。无恤为宰后,在他支持下,成邑乡市就越发热闹起来,但人口基数就摆在那里,还是赶不上他三个哥哥乡市繁荣。
下宫则有邑市,要更大些,但比起新绛大市来说,都只是小虾米。
“市朝则满,夕则虚”,市场白天开放,黄昏休闭,时近傍晚,离市场交易结束还有个时辰,但新绛市场中却依然热闹非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