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先前从衡山郡流窜到淮南葛婴等人投靠楚国,他们说南郡、衡山徭役繁重,两个郡都在支持黑夫灭秦,百姓早有怨望,楚国内部如蔡赐等人,遂想当然地觉得,西楚、南楚之地也会与两淮样,楚军到,便能望风披靡。
尽管项梁和亚父范增提出异议,认为南郡、衡山百姓长期生活在秦吏统治下,与东楚分隔近百年,早就不把自己当楚人,双方谈不上有什共同感情,更何况那还是黑夫起家地方,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子弟在北伐军中,正期盼享受黑夫坐天下后回馈利好,又怎会向往回到楚国怀抱呢?
但这些话,却并未被听进去。
上层人想要统三楚。
下层人是想去衡山、南郡劫掠,弥补损失。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作为新楚国三闾大夫,对这首屈原在楚国东迁时所作《哀郢》,昭骚自是背得滚瓜烂熟,但这却是他有生以来,第次来到“江夏”。
作为楚国最古老贵族,他们昭、景、屈三家在复兴楚国战争里,没能抢到头筹,投资另位“楚王”景驹被项籍给杀,这也导致三家未能在新朝廷里占据要职,昔日被秦朝夺走封地也没要回来,反而被项籍与其麾下功臣故旧分,三家之中,官做最高仅剩下个昭骚,还只是没有实权三闾大夫。
项籍则是想让陷入被动战争,打开条出路,攻其必救,同时引诱躲在对岸
此番随项籍西征,昭骚是带着政治目来此,早在东迁后,楚国内部怀抱复国梦想贵族,便直笃信件事,那就是三楚大地人,他们长期受到秦吏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只要楚军入境,自然是人心所向,不独箪食壶浆,更当以芳草花门于界首迎接也。
也就是说,只要出兵,衡山、南郡同胞肯定会充当带路党,还会在边界用香花芳草搭起彩门迎接,感慨:“终于打回来,西楚父老盼王师久矣……”
后来楚国虽亡,但这种想法依然伴随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预言,在楚地留存,在项籍反秦后,楚国各地剩下大小领主纷纷举兵响应,东楚朝异帜,各地楚人杀秦吏而叛者数不胜数。
在见识到“大楚兴”这旗号力量后,些人,再度将目光投向衡山、南郡,随着黑夫与楚国正式开战,有人悲观也有人乐观,“统楚国”想法越来越重。
在项籍回到楚国,驱逐江东滋扰之师后,楚国内部“打回西楚去”“收复郢都”呼声极高,淮南损失太重,他们必须让敌人也尝尝痛楚滋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