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早在商鞅变法时期,就“燔诗书而明法令”,但这次焚书影响并不大,到秦惠文王之后,秦国贵族家中藏诗书者大有人在,只是官府不提倡而已。
而且秦国虽然禁绝诗书,但惟独《秦风》例外,因为这本就是春秋时秦地歌谣,尤其是那首《无衣》,更是在雍州大地上传唱数百年,因其曲调雄壮,俨然成秦国军歌——至于什“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只是后世人画蛇添足,把本已矫健而爽朗秦风,加三分狗血,其实根本不存在。
如此来,右尉杜弦对癸什印象更佳,他们不仅队列整齐,达到县卒标准……不,已经远远超过县卒,恐怕得驻守江陵城南郡郡卒才能与之相比。
这样来,右尉杜弦对癸什什长黑夫越发充满好奇,当即就让陈百将把此人唤来。
“公士黑夫,拜见县尉。”黑夫趋行而来,站在土台下,朝县右尉、左尉恭恭敬敬地作揖行礼。
什众人齐步走来时,杜弦就感觉到,这个什不同于之前任何支队伍。整齐划,秩序井然,齐刷刷地走到面前,齐刷刷地停下,比起之前脚步动作乱七八糟九个什,真是赏心悦目啊。要知道,不管是实用还是审美上,秦国人都对规整情有独钟。
尤其是排头什长黑夫,大个子,高昂着头,其气势,其自信,在场更卒、县卒完全不能比,也只有杜弦在关中时见过秦军精兵“锐士”有得拼!
“不想在安陆县,在手下更卒里,竟然有这般人物!”
还不等杜弦感慨完,癸什已经完成所有动作,随着黑夫声“起!”他们从蹲坐姿态齐齐站立。不管是个头最高牡,还是个头最矮彘。不管是面容凶恶伍长东门豹,还是最为腼腆小陶,哪怕是不知经历过多少次服役朝伯,他们个个抬头挺胸,直如青松!
按照规矩,这时候黑夫就该带着众人左转离去,孰料,黑夫却又喊道:“山呼!”
左尉郧满面色不善,右尉杜弦则露出笑,赞叹道:“好壮士,且上台来说话!”
等到黑夫站到他们面前后,杜弦又笑呵呵地问,他今年几岁,是哪里人,是如何将癸什训练得如此优秀……
黑夫照旧搬出自己便宜老爹,说自己本事都是他传授,但
不等台上众人反应过来,癸什众人便背着手,齐齐喊起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戈矛!”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癸什已经完成演兵离去,只留下堆脚印,但县右尉杜弦依然喃喃念叨着这句诗,感慨道:“这无衣之歌,用楚音喊出来,确实有番与关中陇上不同风味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