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后再由商见曜把这些回响叠加在起,发出自己声音,完成他这个人物落地。
在整个“命运”卷里,野草城流民、韩望获、格纳瓦是组比较明显回响,“地下方舟”内那些无声死去仆人则是对第部里黑鼠镇居民们惨遭屠戮个回响,这两组回响加在起,就差不多表达出想要暗线意味。
其实,在塔尔南,也有做个小“回响式结构”,就是围绕“处处幻梦,何必认真”这句话,让它不断地从周观主、商见曜
又到部完结时候,总计写198章,差不多62万字,平均下来每章都在三千字以上,只不过没有特意追求控制字数,有时候两千五六百就发,有时候三千五六百。
这部卷名叫《命运》,卷首语是“这是希望春天,这是失望冬天”,本来结尾时候,像诡秘那样,把这两句话顺序颠倒下放在最后——“这是失望冬天,这是希望春天”,可能对这部主题和整体氛围表达会更加精准,那是种在失望和希望中螺旋前进状态,而不同顺序则体现不同重点。
但这个人不是太想重复同种写法,尤其是这明显重复,要不然怎显出本事?(大嘘。
所以,最终用是“冬天过去,春天来”收尾,这样话光明感会更强点,而在同章里用别事例来衬托希望之中参杂绝望,就能相对更好地把之前比较空泛“调查无心病源头和旧世界毁灭原因”“这个主线目标给立起来。
对整本书而言,对后续剧情张力铺垫而言,这都很重要。
说回卷名,《命运》取自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重点不在宿命啊,命运啊本身,虽然这或多或少也有点体现,但平时喜欢古典乐,或者看过奥术朋友,应该都能从这个名字和它来源,直接联想到“遏住命运喉咙”这个意思。
这部明主线是对“旧世界毁灭原因”调查,是不断去往新地方旅程,而因为调查这种事在刚开始总是不会有太劲爆收获,也就难以把剧情张力绷起来,难以用悬疑手法下好钩子,所以,故事结构更接近游记,形式相对比较松散。
为形散意不散,给暗主线就是“人和命运”这个主题,包括什是人,包括当命运来敲门时,不同人做出呐喊、质问、遗憾和不甘。
在这条暗线上,采用写法是“回响式结构”,嗯,自己命名,也不知道在正式写作课里这叫什。
总之就是,就同个或者类似问题,在不同阶段,于不同角度,从不同人口中,次次去发出声音,形成声声回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