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父偃为汉武帝提许多建议,纵横家阴谋之术用儒家思想包装后效果极佳,并且有利于塑造皇帝道德形象。最典型例子,就是著名“推恩令”,庞大诸侯国对朝廷是个威胁,直接剥夺他们土地却可能激起他们反抗之心,不如“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儿子也可以获得侯爵封号分得个县。这样做完全符合仁孝之道,诸侯不但不会抵触,甚至可能感恩戴德,而朝廷要面对,却由几个强大诸侯国变成众弱小王国和更弱小侯国,将来要褫夺他们爵位,就轻而易举。
主父偃很快成汉武帝最宠信*员。
这段时间里,很多大臣都畏惧主父偃口舌之利,他们送给他巨额贿赂。有人劝说主父偃,要
人厚待他。羁旅生涯,越来越困窘,于是对自己说,诸侯王不是值得交游对象,要想改变自己命运只有条路:到长安去。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主父偃入函谷关来到长安,这是汉武帝在位第七年,但握有大权太皇太后窦氏去年刚刚去世,这是汉武帝才开始尝试乾纲独断时代。
后来战功赫赫大将军卫青,这时候还只是郎中令手下个中层*员,但他很得皇帝宠爱是众所周知事情。主父偃走卫青门路,年轻卫青还没有多少政治经验,也愿意向皇帝推荐些人才,几次和汉武帝说起主父偃,但汉武帝毫不理会。
五六年时光转眼流逝,主父偃已经困窘得生活都难以维持,也越来越被身边人所厌恶。他决定做最后搏:北阙上书。
按照正常流程,上书被皇帝看到是极为艰难事情,像朱买臣那样漫长等待,才是常态。但主父偃现在却成个幸运儿:
朝奏,暮召入见……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主父偃上书早上呈递进去,晚上就得到召见。汉武帝对他和同时被召见另外两个人说:“你们本来都在哪里呢?和你们相见为什这晚哪!”
也许可以这样推想:卫青推荐主父偃,汉武帝立刻就发现这确实是个人才,尤其是整治诸侯王时候,这是把特别锋锐尖刀。但是,既然这是自己打算重用人,那他就不能是由卫青推荐。将来被委以重任文武,如果关系亲密,个对另个有恩情,对皇帝来说,实在算不得什好事情。
所以汉武帝早就等待着这天,他让公车司马关注着,北阙有没有主父偃上书,有就立刻来向自己禀报。朕选用人才,必须是朕自己发现。
这才能解释,为什主父偃上书,这快就能被汉武帝看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