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力量开始互相联络,壮大声势。这时,身在上海章太炎就成为重要被拉拢对象。1926年1月,章太炎59岁生日,军阀孙传芳与江苏省省长陈陶遗送给他寿诗轴,寿联副,餐券百席,白兰地酒百箱,当地官绅名流上门祝寿者络绎不绝,场面很是热闹。而据黎元洪派至上海联络各方势力人士观察:“吴(吴佩孚)、张(张作霖)、孙(孙传芳)诸军阀于太炎均尊若阁老,信使往还,欢迎其至鄂、至奉、至宁者,络绎不绝。”对于章太炎,“国中无论何派政客、军人,靡不低首请教。于太炎先生之前,积牍盈尺,游士盈门,实吾侪在京、津者想象之外。故太炎先生处消息灵通,人物杂沓,俨然战国时三千游客麋集之稷下先生也。”此时章太炎,虽然门庭若市,俨然国师,但正像鲁迅说,“用自己所手造和别人所帮造墙,和时代隔绝”。其实不仅鲁迅这样看,身为梁启超高参张君劢也认为章太炎当时“交友太滥”,劝梁启超不要与他组成政治联盟,免受牵累。
在此环境下,章太炎不自觉地受到围绕在他身边人影响,成为他们反对国民g,m、反对北伐代言人。1926年4月7日,章太炎参与在上海成立“反赤救国大联合”,并被推举担任理事。不久之后,他又参与发起“国民外交协会”,任名誉会长,鼓吹应以“反赤”作为外交之重心。1926年4月14日,“反赤救国大联合”召开第次干事会,章太炎出席,讨论所谓“宣言草案”。该草案重复着北洋军阀与中国青年党对于国民g,m运动斥责论调,甚至认为“中国之于列强,无所偏亲,故列强于中国,亦无偏怨,假令易以赤帜,则均势之局破,远东大战,立见开始”。为“反赤”,该草案不顾列强长期以来对中国侵略,以及所谓均势状态对中国主权严重损害,而将其美化为“无偏怨”。或许是为让这篇草案看上去更美观,其中还提到要“发展民治精神,凡不正当之势力、不合理之政治、不安宁之状况力求革除,团结民众,共趋法律轨道之上”。以及“实行社会政策,以调和劳资之冲突,普及适宜之生计,改良工人之待遇”。这些主张自然很符合当时民众呼声。但问题在于,放眼中国,谁才是大多数人眼中“不当之势力”,哪些政治集团身上最能体现“不合理之政治”,其实答案不难找到,章太炎自己在关于五卅运动评论中也提到。更有甚者,“改良工人之待遇”不能仅凭口说,而需强有力政策支持。当时除广东g,m阵营公开强调“扶助农工”,其他政治力量并无相似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