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听完就更火大,李绂你明不明白什是重点?你问题是话说得不对吗?你问题是事做得不对啊!之后乾隆实在气不过,就发表篇公开上谕:
朕即位以来,并未有因臣工多言,即加以处分者。今李绂明系妄举,乃自谓妄言,避重就轻,
灰复燃?乾隆意识到这定是当地学政*员没有教育好,干脆直接宣布当地学政和聚众乡绅全部交刑部议罪。但在这里,们还是得说句,此时乾隆仍然保持极大耐心,他最后对这些人,也只是关押、教育事,并没有杀人。
宗室和乡绅产生变化之后,接下来要改变就是最重要官场。在某种程度上,真正让乾隆产生警觉,其实就是官场不良风气。个典型代表就是李绂。
李绂当年在雍正朝因为和河南巡抚田文镜产生矛盾,与几位大臣联手参劾田文镜而被雍正怀疑其结党,进而被免职。但因为李绂学问确实很好,为官也算清廉,所以自雍正十三年九月他被乾隆重新启用后,直是深受乾隆信任。只不过,时间才过8个月,李绂就捅娄子。
事情发生在乾隆元年五月,当时新届科举选拔刚结束,乾隆就想选几个人才以便培养新人。出于信任,乾隆安排李绂去新科进士中挑挑选选,推荐几个可造之才呈上。
按常理,李绂办这事应该是个美差。很简单,在素质过硬人中找几个好,保举两个,最多三四个,这样对上不负皇恩,对下也有个顺水人情。可李绂倒好,他不但给乾隆串特别长保举名单,而且为让乾隆相信这名单上人都是可造之才,他还搞串联,拉着六部九卿*员起签字保举。意思就是说,皇上您别看这名单上人多,但这都是大臣们公认优秀人才啊。
们完全可以想象,以“章总”政治头脑,在看到这份推荐名单时,他会是怎样心情。
们不妨想象下,乾隆此时心理情景剧,大概是这样——好你个李绂,父皇当年说你结党,朕还以为你是冤枉,没想到你还真喜欢结党搞串联啊?朕让你推荐学子,你拉着这多*员起上书是什意思?你能耐大?你威望高?你开这长串推荐名单,朕是该叫它“李选”,还是叫它“绂选”?将来朕用这些人,他们是会感谢朕重用,还是会感谢你李绂举荐呢?你以为朕年轻缺心眼,什都不懂吗?
于是乾隆立刻就把李绂叫来问话,而李绂当时答话也特别有意思:
惟有永绝妄言等语。(《清高宗实录》卷八,乾隆元年五月初七日)
皇上,说错话,以后再也不乱说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