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废立储君打脸
首先,“九子夺嫡”重要前提就是康熙儿子实力普遍很强,而这也是康熙教育成果。他要求自己皇子要能辅政、能统兵、能务学,政治、军事、文化必须全面开花。但这是康熙在给胤礽制造障碍,让皇子们彼此之间拼命“内卷”吗?倒也不是,这里们举个例子,裕亲王福全是康熙亲哥哥,他非常赞赏老八,但他说也是:
八阿哥心性好,不务矜夸。允(胤)礽若亲近伊等,使之左右辅导。(《清圣祖实录》卷二三五,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十六日)
可见,在康熙、福全兄弟二人心目中,其他阿哥再好,他们存在作用也只是辅佐胤礽。
可是,康熙与胤礽关系出现危机。
还只是个十几岁孩子。
最终,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胤礽“出阁”期间听汉臣讲课时道:
书已熟,尔等欲背则背。
还有别吗?你教这些早就会。以至于大学士王熙感叹道:
皇太子睿龄十四,读完诸经,学问大成。圣父圣子,此自古所未有,尧舜所不及。
康熙越重视胤礽,他控制欲也就越强,他不允许太子在他既定路线上有任何偏离。于是,当康熙三十六年(1697),康熙听闻胤礽身边有三个侍从带着胤礽行为不端时,就直接把这三个侍从全杀;当康熙三十九年(1700),康熙接到举报,胤礽叔姥爷、领
这话肯定有拍马屁成分,但胤礽表现想必也定是相当够水准。最后,“出阁”教育只持续两年不到便宣告停止,“太子出阁”事件就此结束。康熙皇子、皇孙回归上书房,继续接受宫廷教育。
康熙为什要这样做?简单来说,康熙是想巩固满人在中原统治地位。因为每当少数人统治多数人时,如果想提高自己合法性,就必须要证明他们是更优秀存在。而康熙所追求,就是要通过自己勤政和对太子严苛教育,来塑造出尧舜所不及“圣父圣子”形象,来彰显清朝统治远胜历代王朝。那此时胤礽只是个太子吗?不,他是康熙前半生耗尽心血、最重要政治成果之,其他任何皇子都无法与之相比。比如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43岁康熙远征噶尔丹时便安排胤礽太子监国,直接处理朝政。
三十五年二月,上再亲征噶尔丹,命太子代行郊祀礼;各部院奏章,听太子处理;事重要,诸大臣议定,启太子。(《清史稿·列传七·理密亲王允礽》)
可见,截至这年,所有切仍按照康熙心中幻想“圣父圣子”既定路线前进着。
但事情后来怎就发生变化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