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连贝子都没混上,只封镇国公。等到乾隆即位后,老二十三默默无闻,直到老二十二允祜病死后,清东陵没人管
,老二十三允祁才接班继续看坟,
看就是40多年。他守陵之初才32岁,临终之时已经73岁
。允祁病逝于乾隆五十年(1785),是康熙35个皇子中最后
个去世
。说来也巧,允祁是最后
个走
,走
时候又刚好在康熙
陵园内,他临终前会想些什
呢?大概是想感叹:40多年
,真没意思啊。
四、如弟如子
在胤祁之后,还有康熙“序齿”排行中最小儿子,胤祕。胤祕出生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比弘历还要小5岁,他
童年可以说是悲喜交加
。
悲是,胤祕7岁时父亲康熙驾崩,12岁时母亲陈氏去世,孩童时代就父母双亡
。因祸得福
是,心疼弟弟
雍正,对小允祕照顾有加,把他接到宫中,让他和弘历、弘昼
起读书上学。他们三人始终形影不离,关系特别好。雍正相当于直接把允祕当儿子养
。典型
例子是,在雍正十
年,雍正把允祕、弘历、弘昼三个人肩并肩
起封为亲王。雍正
原话是:
朕幼弟允祕,秉心忠厚,赋性和平。素为皇考之所钟爱。数年以来,在宫中读书,学识亦渐增长。朕心嘉悦,著封亲王。皇四子弘历、皇五子弘昼,年岁俱已二十外,亦著封为亲王。(《清世宗实录》卷二七,雍正十
年正月初九日)
纵使他们仨没有功劳,但朕就是喜欢自己弟弟和儿子,所以准备封三个亲王出来。
等乾隆继位,更是给弘昼和允祕两人修亲王府,赏钱赏护卫。而弘昼和允祕两个人也都明白乾隆是什
人,于是他们俩每天都是晃里晃荡
,
副不问政事
样子。乾隆看着虽然心里满意,但皇家
体面也是要顾及
,就劝允祕说:“小皇叔,您能不能也看看书,好好学习学习?”允祕就说:“
不学,
也学不会。”乾隆
看,这不行,就下
旨:
亲王自幼蒙皇考慈爱,令在宫中与朕兄弟同学读书。乃王性耽安逸,不知黾勉向学。以副皇考期望之意。屡烦圣心,降旨训饬。而王仍未悛改,皆朕所亲见者。今朕仰体皇考爱弟之心,何忍恝视?著选派翰林官二员,为王师傅,用心教导,务令学业有成。倘王仍前怠惰,当竭力规劝教诫之。若劝诫不从,即奏闻于朕,候朕降旨。倘不能尽训导之职,又为王隐过,朕必于该翰林是问。(《清高宗实录》卷四,雍正十三年十月初日)
这年,允祕20岁,就这
被自己25岁
侄子乾隆挤对着读书学习去
。
可性格中有些东西是改不。允祕在乾隆朝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