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白结束后,与会人员开始讨论原子弹未来发展阶段,包括未来3年内在现有爆炸当量仅相当于2000到20000吨TNT基础上,制造出当量相当于1000万到1亿吨TNT原子弹。会议还讨论下列议题:战争结束后,是否有必要继续在国内开展原子弹计划,并建立核武库和储备制造原子弹所需物资;是否会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分享部分与计划相关信息;应当如何设立拥有检察权国际核控制机构。正是在最后次交换意见时,布什博士向委员会保证,未来无论发生任何军备竞赛,m;主国家都定会战胜极权国家,因为m;主国家拥有“团队合作机制和信息自由交换能力”。他补充说,这观点证据就是刚刚从德国传来情报:无论在核武器方面,还是在其他科学领域,希特勒政权“技术都远远落后于美国”。
午餐过后,委员会于下午2:15继续开会,讨论对日本使用新武器原子弹可行性。罗伯特·奥本海默指出,尽管使用枚原子弹轰炸兵工厂“实际破坏效果与航空兵部队现有规模轰炸没有太大区别”,但原子弹视觉效果会“非常可怕”。奥本海默又高又瘦,颧骨很高,眉毛浓黑,蓝眼睛炯炯有神,是个容貌出众、极具魅力人物。他补充说,原子弹爆炸后“会发出耀眼亮光,能够照亮1万甚至2万英尺高空。爆炸产生中子效应至少会对半径三分之二英里范围内生命造成威胁”。
然后,委员会就是否应当事先警告日本z.府、应当选择何种类型目标以及爆炸可能产生效果展开激烈讨论。最终,史汀生总结讨论,得出共识:“们不应在投掷原子弹前警告日本z.府。们不可以轰炸平民区。并且,们应当尽可能让更多居民在心理上受到极大震慑。”史汀生对科南特博士看法表示赞同,指出“最适合目标应当是雇佣大量工人、周围全是工人宿舍重要兵工厂”。
最后问题是:是否同时投掷不止枚原子弹?尽管奥本海默指出,这在技术上是可行,但是格罗夫斯少将却对此泼冷水,提出三项反对理由:第,他们“在连续投掷中无法收集单个原子弹相关信息”;第二,投掷多枚原子弹“需要组装人员加班加点赶工”,结果可能“效率低下”;第三,同时投掷多枚效果“与航空兵目前常规轰炸区别不大”。
6月1日,过渡委员会会晤参与“曼哈顿计划”4位主要工业家,并提出下列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建议:“应尽早对日本使用原子弹;攻击目标应当是四周环绕着工人宿舍兵工厂;使用原子弹前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