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未经审视人生不值得度过。诚然,但如果个人总是停下来审视自己人生,那他日子也就没法过。所以,自审视只能在特定时间节点发生,或者等到弥留之际才可以来次全面考查。已经老,因而希望能在才思还算敏捷时候探讨下“是谁”问题。
像法国作家蒙田(Montaigne)<注:"蒙田(MicheldeMontaigne,1533—1592),法国思想家、作家。——译注">这样人很富有智慧,参考他经验,觉得,如果只是囿于手头上研究和反省,那在这个问题上,也就是“自考察”工作中,不会走得太远,而只可能通向虚妄结果。只有日复日不间断脑力劳动,才可能认识自,最有效实现途径应该是写作。写作会产生著作,于是就能通过著作来认识自己。但是,通过写作认识到自能真实反映出自吗?这个问题答案很可能也是虚妄。“真实”(true)和“真正”(real)这两个词定义很难明确。除非你是个研究形而上学学者,热衷于玩味这些概念本身,否则在自传体作品里纠缠于这些细枝末节不会有什收获。和绝大多数人样,或许,也是个多面体集合,但其核心只有个自,也就是此书中展现出这个,才是真正解。
先解,然后再把解到东西告诉给别人,这到底有什意义?苏格拉底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但在想象里,他可能会这样说:“自认知本身就是对自己种回馈;但是企图把所知道东西告诉别人也暗藏着种虚荣,比如,在公共场合滔滔不绝地说着自己。”想,这点上他是对,确实有虚荣成分。但还有另种可能性,也就是,任何人都希望别人给自己好评,要赞赏自己外在成就,要赞赏自理解深度。但也不能说这些都是虚荣,因为心理学认为,与人沟通是个很正当需求。如果说随意而为自审视只会带来虚妄结论,那持续严格自审视也会显得有些失真,除非,这样审视最终能凝结成可以阅读、思考和理解部书面作品。这缘于们是彻头彻尾社会性动物,需要别人认可才能知道自己是谁。但在日常生活中,在别人眼里确认出来自己,是相当肤浅,因为这只反映出普遍公序良俗而已。倘若展开更加复杂而深刻剖析,得到自,还能被社会所接受吗?还是会引发惊讶错愕?直都想得到个明确答案,但直到现在,也只是敢以种童心未泯式勇气或者以垂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