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分成收租办法,收成增加地租也要跟着增加,对增加国家收入又确实有利,但屯田民不能完全占有自己增产所得,就会失去扩大种植面积积极性。荀彧时难以作出最后决定,会议只好不之。
于是,枣祗又去找曹操,非常自信地坚持自己意见。曹操终于被他说动,最后采纳按产量分成收租办法。按照这个办法,屯田民用官牛耕种,要将收成百分之六十交给国家,自己只得百分之四十;如果用自己牛耕种,收成则各得百分之五十。
就这样,经过番紧锣密鼓准备之后,屯田制度正式推行。广漠荒凉原野上,出现处处农耕人群,在兵荒马乱岁月中,掀起个农业生产热潮。
三“克定天下”之业
曹操在许下屯田初期,并不强求扩大耕地面积,而是强调精耕细作,务求多有收获。各屯以种植黍、粟、麦为主,但因当时正值连年荒歉之际,为救急,曹操也曾下令种植稗子。稗子是种叶子像稻、果实像黍米年生草本植物,产量较高,每顷可收二十斛,每斛可磨米三四斗。粮荒缓解之后,屯田土地上间或有种植桑、麻。
功夫不负有心人。许下屯田第年,即获得收谷百万斛好收成。初战告捷,振奋人心,曹操立即下令推广屯田,在各郡、国中都设置屯田官,不几年这些地区都积贮粮食,不少粮仓被装得满满。曹操征伐四方,般情况下不用再为缺粮发愁,也不用再为转运粮食操心。
几年后,曹操让司空掾属国渊主管全国屯田事宜,国渊多次陈述利弊,选择合适土地安顿屯田农民,根据人口多少设置屯田官,宣布对屯田官考核办法,调动屯田农民积极性,只用短短五年,就使粮食产量大增,将屯田事业又向前推进步。
建安二十三年(218),曹操根据司马懿建议,在建立民屯基础上,又在些军事驻地建立军屯,组织士兵生产,建立“且耕且守”即面戍守、面务农体制。兵屯保持着原有军事体制,以营为生产单位,其屯田事务最初可能由典农中郎将或典农都尉代管,后来由大司农委派司农度支校尉和度支都尉专管。军屯建立,对于开垦荒地,减轻农民养兵运粮负担,起积极作用。
许下屯田成功之后,随着曹操统治区域不断扩大,屯田规模也越来越大,到曹魏建国后,北方有不少地方成屯田区。先后实行屯田地方除许昌外,还有颍川、襄城、荥阳、洛阳、野王、河内、原武、汲县、弘农、南阳、汝南、梁国、谯郡、沛国、芍陂、皖县、魏郡、钜鹿、河东、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