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政权和豪强地主之间,也就产生定矛盾。刘秀为此曾下诏度田,企图掌握确实垦田数目和户口名籍,以增加z.府赋税收入,并控制和解散豪强地主武装,但由于遭到豪强地主反对,收效不大。以后皇帝,在这方面更加无所作为,豪强地主势力仍照样发展着,东汉王朝贫弱和政治不稳,也就更加成为问题。
豪强地主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具体表现为不同政治集团冲突,和帝以后,则主要表现为外戚与宦官之间频繁争斗。外戚是皇帝母族或妻族,当年幼皇帝即位后,母后临朝时,照例总要委托自己父兄处理政事,让他们担任大将军并参录尚书事等重要官职,把持军政大权。皇帝长大以后,要亲自执政,必然与专权外戚发生矛盾,于是又往往利用服侍自己亲近——宦官力量来发动宫廷政变,清除外戚势力,这样宦官就又攫取大权。如此循环往复,形成外戚与宦官交替执政、彼此对立、互相倾轧局面,造成东汉后期社会长期动乱。
章和二年(88)二月,汉章帝死,年仅十岁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以其兄窦宪为侍中,执掌朝政。窦氏父子兄弟充满朝廷,并居列位,刺史、守令多出其门。窦宪以老臣邓彪为太傅,与自己呼应,凡事只须指令邓彪启奏,对内再通报太后声,便达到“事无不从”目。外戚如此总揽大权,东汉以来尚属首见。几年后,和帝稍大,对这种情况感到不满,于是与宦官郑众密谋,在永元四年(92)逼窦宪兄弟z.sha,窦氏党徒全被免官治罪。郑众因功迁大长秋,复封鄛乡侯,宦官从此开始直接参与政事。
元兴元年(105),和帝死,才出生百多天殇帝即位,邓太后临朝。殇帝二岁夭折,邓太后又与其兄邓骘定策,迎立十三岁安帝即位。邓骘兄弟全部封侯,邓骘为大将军,执掌朝政,但也不废宦官,并启用名士杨震等人,以争取士大夫支持。建光元年(121),邓太后死,安帝乳母王圣与宦官李闰等合谋,清除邓氏势力。此后,李闰、江京等人大权在握,但同时皇后哥哥阎显等人也居卿校之位,形成外戚、宦官同掌朝政局面。
延光四年(125),安帝死于巡游途中,皇后、阎显秘不发丧,赶回京城,策立幼童北乡侯为帝。阎太后临朝,阎显掌大权,杀逐安帝宠信宦官及王圣等人。但没过几个月,北乡侯病死。宦官孙程等十九人杀阎显,拥立十岁济阴王为帝(顺帝)。孙程等十九人都被封为列侯,并可兼做朝官,可传爵给养子,宦官势力得到进步发展。后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