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是约定时间,咖啡馆门打开,个看上去已经开始发福但相貌上还比较年轻男人走进来。他肯定就是丁副教授,他四处张望番,立即举手示意自己位置。
他坐下来,脱掉羽绒服,看到里面是件格子毛衣,毛衣领口露出里面穿着白衬衫领子,也蛮有位副教授该有样子,也就更放心没有认错人。
们互相自介绍下之后,丁副教授就像是等待学生做报告样看着。有些局促,但还是鼓足勇气打开电脑,边把材料展示给他看,边讲着自己厢情愿推断。
丁副教授语速奇快,快到几乎有些听不
宾馆房间,立即打开电脑,重新点开《莱茵工业报》报道。看眼那两张照片后,开始笨拙地将报道中德文逐个字母敲到翻译软件中,希望能知道大概写些什。
翻译软件翻译出来东西,语句还是相当不通顺,同时有很多单词也翻译不出。即便如此,还是从支离破碎汉语中读出想要信息。
就如同陈海宁出现在西方报纸上仅仅是他步入世界开端样,这个“”同样不是他竭尽全力才做出来心血之作,而只是次试验而已。根据翻译过来德文报道可知,陈海宁这次试验主要是在计算这个奇异椅子,实际上也就是某种飞行器驾驶座加上驾驶员重量和各项飞行指数之间关系。那些风筝也不是简单地为把坐着人椅子带到天上而已,每只恐怕都涵盖着某些复杂参数,用于之后真正飞行器制造。
那时没有电脑数字模拟,想要得到足够数据,即使有大量数学建模,也逃不过实体试验这步。
所以,“”这根风筝线,看着在照片中最显眼条细长弧线,是必然要被剪断。
回到北京,忍不住还是把所有新收获统统用邮件发送给邵靖,即使他根本没时间看,发送给他也算是对他帮联系地方志办公室答谢。
出乎意料是,邵靖还是迅速回复。只不过并非邮件而是短信,看来他确实是相当忙碌。短信上写不少字,先是为能有如此之多收获而感到高兴,随后则问要不要见位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刚好他为半年后学术会议特意来北京开个筹办会。副教授姓丁,是科学史方向,很有可能也对这方面有所研究。
喜出望外,同意。
邵靖迅速帮安排和丁副教授会面,就在他们历史档案馆外咖啡馆,可惜邵靖完全没有时间。
下午咖啡馆里,客人还是相当之多,幸好提早到,等会儿找到个比较僻静角落座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