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能用曲高和寡来安慰自己,但是坚持小众,则意味着放弃大众,而大众才是艺术家们真正衣食父母。
李跃坚持很多年,最后还是决定向观众审美情趣低头。
他记得某位伟人好像说过这句话,艺术应该为人民精神需求服务。
他要是能够早点领会伟人名言真谛,就不会蹉跎这些年。
终于为自己做好心理建设李导演,从此投入商业片怀抱。
电话那头人,姓李,名跃,现年36岁,职业是导演,原先是周奇朋友朋友,有次因为某些原因,拐着弯朋友们聚在起吃饭,两人就这认识。
认识时间长以后,他们彼此觉得脾气相投,关系就变得很不错。
李跃李导演年轻时,很是叱咤风云,是影视圈里排得上号先锋派新锐导演。他在24岁毕业季那年,执导部超现实主义短片《城市下水道》,拿下那年金叶子奖杯,获得影评家们大量美誉,被称作“东方谢尔曼”。
年少成名,春风得意,心高气傲,目无余子李导演,北影毕业后,就在先锋派电影这条道路上,狂奔不回头,先后执导不少纯艺术性影片,涉及过达达主义,印象主义,未来主义等各种先锋派艺术表现手法。
对于他作品,影评家们当然如既往地大声唱赞歌,但是观众却不买账,很快就出现叫好不叫座这种尴尬情景。
但是,文艺片和商业片,虽然不隔行,却明显隔着山,不是李导演愿意低头,就能拍出大爆商业片。
他转战商业片摄制也有三
当年,谢尔曼杜拉克女士纯粹是在搞艺术创作,并不以此谋生,她当然可以尽情地追求艺术性,完全按自己心意拍摄电影,不用担心票房,不用担心投资,不用担心没钱养家糊口。
但是李跃却没有这个条件,他家庭情况很普通,需要他来养家糊口,拍摄电影既是他个人爱好艺术追求,也是他谋生手段。
而且,这世上很多事,有攀比就有更多痛苦。眼见着当年他那些连分镜头脚本都写不好同学们,靠着拍摄商业片,就算谈不上功成名就,也是个个口袋里富得冒油。而他,却依然只能拍着他小制作影片,每次上映档期都不敢选择热门档期,就怕又与哪位大制作商业片撞档期,成为他们大爆比较品。
这种情况下,就算别人不说,他自己都是非常难受,更何况有人还要时不时地想当年下,每次都要把他拎出来顿说。般这种忆当年文章主题思想,就是在那里叫嚣,专业人士叫好又怎样,观众不买账就是全然失败。
这话从某个角度来说,也不算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