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丽做笔记,关键词是——接受、控制、改变。
她每天好几次上儿子QQ空间去看他动态。也是这半年,儿
儿子又穿上铠甲。从头盔看出去,这次开地图是中国。漓江塔、烧烤摊,荷花浮在水面荧荧发紫。儿子躲避跳跃着开枪,占下个据点,25点血很快告急,敌人进度条到80%。捡到血包,回血,对方进度条满100%,“战败”。不过几秒钟里,儿子死又活过来,或者根本就没有死过,生死可以瞬间循环,只用等待重新组队、开局前几十秒。
第三次送儿子去就诊后,医生请刘丽丽进诊室。医生说,希望刘丽丽可以加入治疗。医生姓岑,四十出头,医学博士。本地还不流行在生物医学之外辅以精神卫生治疗,他出诊费很贵。但送儿子来试试,更多是主治医师、刘家世交冯医生推荐,“慢性病是无法治愈。要处理好,需要患者、家属全面配合,是身体,也是心理、环境”。
给儿子治病两年后,刘丽丽开始明白,家里有病人,真正棘手问题只有个——钱。这个家最大幸运,不过是丈夫挣不少钱,至少,在儿子生病这事上,他们虽跟其他家庭样劫不复,但仍可支撑下去。
她点点头,表示愿意配合。
医生说,意思是你每周也需要小时诊疗。
?
孩子说情况,需要参考。你们家环境,也需要深入解。你情绪、身体、状态,会直接影响孩子。
周后,刘丽丽开始做病人。她像平常跟冯医生汇报样告诉岑医生,“星期,很稳定。星期二早上不好,下午好些。星期三,更好些。星期四,上午不好,下午也不好,到晚上好些。星期五,今天,目前还好。可不知道星期六会怎样?”岑医生点头,鼓励她说出更多。她于是听到自己说,“孩子生气,也生气。特别好时候不敢相信自己眼睛,很快不好,又难受。每天都这样,没有规律”。
待她平静后,岑医生说,慢性病就是细节,病人和家属都精疲力尽,她愧疚、自责、恐惧,都是正常反应。他正在引导孩子说出更多对自己生病感受,这样才能帮到他。而刘丽丽需配合说出更多。
看诊年后回头想,儿子是从见过岑医生后开始起变化。电视上出现少男少女演偶像剧时,儿子不再砰声关掉然后发脾气。刘丽丽帮着儿子换尿袋时,他没那紧张别扭。岑医生告诉刘丽丽,只要儿子不再纠结为什会生这个病、为什不能像别人样考大学,他就慢慢有能力去思考未来人生怎办。“这是个非常聪明孩子,对他有信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