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夜分火焰与中夜分……或后夜分火焰相同吗?」
「不。」
「那是说初夜分是盏灯,中夜分是另盏灯,后夜分又是另盏灯?」
「不,那是因为同盏灯光照亮整个晚上。」
「轮回非常相似:个现象生起,同时另个现象停止。所以,在新存在之意识里动作,既不与前个存在之意识里动作相同,也没有不相同。」
然可以彼此影响,却无法变成对方内涵……心和物虽然彼此倚赖,却无法当作对方主因。
这是佛教接受轮回理论基础。
大多数人以为「轮回」这个名词隐含着有某种「东西」在轮回,它从生旅行到另生。但在佛教里,们不相信有个独立和不变实体,譬如说灵魂或自,它可以在肉体死后还存在。们相信,让生命和生命之间相连系,并不是个实体,而是最微细层面意识。Guru喇嘛解释道:
根据佛教解释,最终极创造元是意识。意识有不同层面。们称为最内部微细意识总是在那儿。那个意识连系作用几乎是永恒不变,就像宇宙粒子。在物质领域里,那是宇宙粒子,在意识领域里,那是「明光」(ClearLight)……「明光」,以其特殊能量,能够和意识连接。
轮回发生正确过程,可以从下例获得很好说明:
米邻陀王又请那先比丘举另个例子,说明这种依存关系正确性质,那先比丘就把它比做牛奶:凝乳、牛油或牛油炼都可以用牛奶制成,却和牛奶不同,只是要完全依赖牛奶才能制成。
米邻陀王于是问:「如果没有『生命』(being)从个身体传到另个身体,那们不就可以不受过去世恶业果报?」
那先比丘举这个例子:有个人偷别人芒果,他所偷芒果,与另个人原先
在轮回过程中,相续存在,并不像珍珠项链珍珠,由根线(灵魂)串连而成,线穿过所有珍珠;相反,它们像堆成落骰子。每个骰子都是分开,却支撑着它上面骰子,因此在功能上是相连接。在骰子之间并没有实体,只有因缘作用。
在佛教经典中,对于这个因缘作用过程,有非常清晰描述。佛教圣者那先比丘(Nagasena),针对米邻陀王(KingMilinda)所提出连串问题,就曾经做过说明。
米邻陀王问那先比丘:「当某人重新出生时,他跟刚才去世人相同呢?还是不同?」
那先比丘回答:「既非相同,也非不同……请告诉,如果有个人想点灯,它能提供整个晚上光吗?」
「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