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是,人们态度已经开始改变。譬如,临终关怀运动在提供实际和情感照顾方面,成绩斐然。不过,实际和情感照顾仍然不够;临终人需要爱和关怀,但他们需要不只这些,他们需要发现死亡和生命意义,否则们怎给他们终极安慰呢?所以,帮助临终人,必须包括精神关怀,唯有靠精神方面知识,们才能真正面对死亡和解死亡。
最近几年,西方先驱如精神科医师库布勒罗斯(ElisabethK¨1bler-Ross)和雷蒙·慕帝(RaymondMoody)等人,对于死亡和临终研究使颇感欣慰。库布勒罗斯深入探讨们应如何关怀临终者,认为只要付出无条件爱和采取比较明智态度,死亡可以是安详,甚至是转化经验。慕帝对濒死经验许多层面做科学研究,给予人类个鲜活和坚强希望:生命并不是在去世时就结束,确实有「死后生命」。
不幸是,有些人并未充分解这些关于死亡和临终真相意义。他们走向偏锋,把死亡当做种荣耀;在年轻人z.sha悲剧例子里,他们相信死亡是美丽事,也是对于生活压迫解脱。但不管是因恐惧而拒绝正视死亡,还是把死亡浪漫化,们都是把死亡当作儿戏。对于死亡感到绝望和陶醉,都是种逃避。死亡既不会令人沮丧,也不会令人兴奋,它只是生命事实。
们大多数人只有在临终那刻才会珍惜生命,这是多令人悲伤事啊!常常想起莲花生大士话:「那些相信他们有充分时间人,临终那刻才准备死亡。然后,他们懊恼不已,这不是已经太晚吗?」今天大多数人死时候毫无准备,活着时候也没有准备,有什事比这个现象更令人寒心呢?
走过生死旅程
依据佛陀智慧,们确实可以利用生命来为死亡未雨绸缪。们不必等到亲密人死得很痛苦时,或受到绝症冲击时,才去观察们人生。们也不必到死亡时还赤手空拳地面对未知。此时此地,们就可以开始寻找生命意义。们可以全心全意、准确无比、心平气和地把每秒钟当成改变和准备死亡与永恒契机。
佛教把生和死看成体,死亡只是另期生命开始。死亡是反映生命整体意义面镜子。
这种观点是西藏佛教最古老宗派教义核心。许多读者都听过《中阴闻教得度》(或译为《西藏度亡经》,TibetanBookoftheDead)这部书。本书想说明和补充《中阴闻教得度》,讨论内容不只是死,还包括生,同时详细解说《中阴闻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