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有人表现冷漠,这并不是说他们就没有恻隐之心,相信他们看到流血伤亡情景,也会感到不安、不舒服,会下意识地闭上眼睛或把目光移开
肿瘤等)重要诱发因素。
并不是说物质进步本身增加人类痛苦。如果大家都回到原始社会去钻木取火,未见得就会更快乐。认为弃绝物质进步就能解决人类所有问题,是短视,也是舍本逐末,根本就没抓住问题根源。但现代社会大多数人却陷入另个极端:认为只要物质丰富,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再不会有痛苦。所以人们贪婪攫取、恶性竞争,尽可能多地占有物质资源,以为这样就能获得幸福。
物质确能给人们带来满足感,但仅限于感官上满足,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而人之所以有别于动物,却在于他不仅需要感官上满足,还需要精神上满足。
在这个时代里,除物质资源,人们还试图通过拥有更多智力资源来获得幸福感。高学历、高智商被视为人生成功项标志。虽然无知不定就会过得幸福,知道得多也不能保证过得幸福。事实上,很多人每天浏览海量信息,收发无数邮件、短信,不停地接打电话,心里还是焦躁不安,害怕错过什而被社会边缘化。
们生活中些问题,通过消除贫穷和无知,就可以解决;但很多情况下们陷入苦难,更深刻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对精神世界忽略。真正持久宁静快乐不是向外驰求得到。
如果继续忽略精神修持,们问题,无论是外在战争、,bao力、灾难,还是内在情感和心理危机,都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四、自律
所理解修行,不是去追求神秘体验或为获得某种超常功能。修行是修养仁爱、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能给自他带来安乐精神品质,也就是说,要关注其他生命福祉,并且自觉调整自身行为让其他众生感到安适快乐。所以,修行有两个不可或缺方面,是替其他众生着想,二是为此而采取转化内心实际行动。
们能对他人喜怒哀乐感同身受,这种能力与生俱来。看见另个生命受苦,们会本能地生起恻隐之心,尽管不是所有人都表现出强烈同情、怜悯并实施帮助行动。
比如地震发生后,很多人看见灾区图片会情不自禁地流泪,很多人自发地行动起来进行援助,大家在第时间反应都是惊惧和伤痛,那也正是震区人感受。大家发自内心地感觉到与震区人、与所有同此爱心人之间那份紧密联结。在那个时刻,不必是佛教徒,大家也能真切体会什是悲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