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碳。
简单而言,这些围绕基本甲烷分子变化说明氯化烃构成。但是,这种简单说明远远未能解释烃真正复杂性,或有机化学家创造各种材料丰富手段。除单碳原子甲烷外,他们还可以改变由许多碳原子组成碳水化合物分子。这些碳原子呈环状或链状,还有侧链和分支。连接它们化学键不仅仅是氢原子或氯原子,还有各种化学群。看似微小变化,可以完全改变物质特性。例如,不仅仅是什元素附着在碳原子上,附着位置都至关重要。如此精密操控已经催生大量具有强大杀伤力毒药。
1987年,位德国化学家首先合成DDT(双氯苯基三氯乙烷)。但是直到1939年,它作为杀虫剂功用才被人们发现。随即,DDT就被誉为虫害病终结者,可以帮助农民夜之间除掉害虫。瑞士人保罗·穆勒因发现DDT杀虫功效获得诺贝尔奖。
现在,DDT正广泛地为人们所使用。大部分人认为这是种平常而无害产品。可能是因为战争时期,成千上万士兵、难民和囚犯都在身上洒DDT来对付虱子,它才给人留下无害印象。人们普遍相信,这多人都接触到DDT,而没有产生直接危害,所以这种化学品定是无害。产生这样误解也不难理解:不同于其他氯化烃药物,粉状DDT不容易透过皮肤吸收。溶于油后(通常做法也是这样),DDT定是有毒。吞食DDT会通过食道慢慢吸收;它还可能通过肺部吸收。DDT旦进入体内,就会大量留存于富含脂肪器官(因为DDT本身可溶于油脂),例如:肾上腺、睾丸、甲状腺。相当大部分DDT会留存在肝、肾以及包裹着内脏大块脂肪里。
DDT在体内存量始于可以理解最小量摄入(残留于大多数食物中),直至达到个很高水平。脂肪可以起到生物放大器作用,因此食物中少至千万分之摄入,会在体内累积到百万分之10到15,增加100多倍。这些数据在化学家或药物学家看来是稀松平常,但们大部分人却不甚解。百万分之,听起来很小数字,确实很小。但是,这些物质药力惊人,极小量就可以引起巨大变化。动物实验发现,百万分之3药物就可以抑制心肌中种重要酶作用;仅百万分之5就会引起肝细胞坏死或衰变;仅百万分之2.5、与DDT相近狄氏剂和氯丹也会有同样效果。
这其实并不令人诧异。在标准人体化学中确存在因果不对称现象。例如,少至万分之2克碘会成为决定健康与疾病关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