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想来,离别与死别或许都意味着人生重启。结束与配偶共度岁月,之后就是自己个人时间。如果能经历这两种生活,相当于把仅有次人生过出两种味道,不是吗?
越发觉得,人或早或晚都会变成孤身人。既然如此,趁早过上个人生活,也更方便重新出发。事实上,
如果成“孤身人”
位五十岁丧夫女性在书店看到写《个人老后》。读完,感觉这本书像是为她量身定制般。类似反馈最让开心。
人都是独自出生、独自死去……话是这说,实际倒也未必。死时或许是孤身人,出生时却不是。在场还有生下自己母亲、让母亲受孕父亲,以及祖父母、兄弟姐妹和其他亲戚,人是在群人环绕中出世。
从前,人死时也不是孤身人。往往是在子孙和亲朋好友陪伴下踏上黄泉。不过,在这意外形成超高龄社会中,个人活得越久,就会见证越多人比自己先死。长寿痛苦之处,或许就在于要不断地忍受失去。
人虽然无法独自出生,却会逐渐变得孤身人。失去配偶、子女自立、孙辈成年。在逐渐变得孑然身过程中,每个人都经历漫长失去。
注意到这点,是在为写书取材,到处采访单身人士时候。明明是要询问对方如今单身生活,故事源头却要追溯到他们变成孤身人之前,那是十分漫长、关于失去故事。人最初都不是孤身人,但最后总会变成孤身人。
久田惠女士给作家村田喜代子《与你同逝》(朝日新闻出版,2009年)写过篇书评(《朝日新闻》2009年3月29日)。这本书正如标题所示,是关于对相伴三十多年老夫妇故事。离过次婚单身人士久田女士在书评中这样写道:“不是亲子,本为陌路,且不再是恋人,顶着夫妇之名男女间究竟有什特别关系呢?”在最后,她又写道:
“没丈夫,人生固然轻松,但好像又有点过于单调,少些趣味,突然有种被击垮感觉。”
她真是诚实啊。
话说回来,世上应该没有哪位妻子会像书名那样,真“与丈夫同逝”吧。田原总朗先生曾在《们爱》(讲谈社,2003年)中与妻子节子互换现代相闻歌[1],还在腰封上写下:“若你死去,即刻追随你。”但爱妻去世后,他依然活得好好。城山三郎先生写过《啊,原来你已不在》(新潮社,2008年),却还是忍受着没有妻子人生。或许是先步离开妻子在另个世界祈祷,希望留在世上另半能活到寿终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