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州离京城有数千里路程,这也解释为什在陈则铭苦等时候,援军始终迟迟不至。杨如钦去地方比他和萧定想都远。
然而此后事态发展证明杨如钦想法非常正确。
在此之前,萧定多次下令,命敬王驻守原地不得擅动。于是面对钦差杨如钦到来,敬王很是恭敬。但旦出兵就涉及违抗圣旨,臣违君命,子违父命,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敬王显出丝犹豫。
可来是杨如钦,这个人最厉害地方就是巧舌如簧,引经据典地能把死人说活。
杨如钦讲法很简单,萧氏江山如今大难,你自己躲在后面,只靠别人为你卖命,挨刀别人去,享受自己来,别人又不是傻子,怎可能。原话当然不是如此,但意思基本相同。
落地声音似乎就在他头顶上,只凭响动便已经能将人压扁,每次震动都落下层泥沙,撒在他身上。他动也不动,似乎毫无所觉。
时间在这样煎熬中慢慢地过去,它如同仕女拖着长裙,与人们旖旎缠绵依依不舍。渐渐地,人们觉察到落石频率开始减慢,那震耳欲聋声音变少。陈则铭命人上城查看,隔会,名兵士跌跌撞撞冲回来:“将军将军!援兵!援兵来!!!”
陈则铭不禁惊住。
众人都静片刻,然后轰然声欢呼起来。欢声在瓮洞洞壁上来回撞击,收势不住,猛地冲出洞口,迸发出去。
而此刻陈则铭若是登上城楼看清楚来者旗号话,他会更惊讶。
敬王深以为然,愤然出军。
果然,将士们见太子以尊贵之身身先士卒,军心大振,而以敬王名义节制众将,众将无有不从。
如此来,军队内部那些本来可能发生尚未发生诸多矛盾便在来不及显现之前被消化在襁褓中。接下里只需要万众心,对付匈奴即可。
或者是历史运行到此,老天觉得对天朝玩笑已经开够,在陈则铭和萧定苦苦支撑到弹尽粮绝同时,匈奴国内发生件足以改变时局大事——匈奴大单于病逝。
立刻有人将这个消息带给勤王军,敬王和杨如钦马上意识
那黑色旌旗上描着个大大“萧”字,这是国姓,足以令众人望而生畏。
来是敬王。
在萧定计划中,敬王是不该动,他只该呆在属地等待事态时局尘埃落定。
可变化从来比计划快,杨如钦在求援途中听闻勤王前两路军纷纷覆灭消息,立刻意识到此刻援军需要个真正能镇得众军将领以便统领,之前萧定心目中人选是陈则铭,但当时陈则铭在守城,那另个在哪里。
思绪旦清晰,杨如钦直奔敬王属地余州而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