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这是荣幸。”
说完,杜克向他做个继续
手势,那人又说道:“你几乎以每年
部
速度制作电影,你是怎
《飓风营救》根本算不上大制作商业片,首周末能拿到5125万美元,无论是杜克,还是华纳兄弟,都非常满意。
“恭喜你。”杨兰笑容灿烂说道:“又有
部影片要票房大卖
。”
“谢谢。”杜克毫不客气收
下来。
如果说《飓风营救》想如同《魔戒》三部曲那般大卖,那绝对不可能,但以首周末形势,通过票房实现盈利并不难。
“从进入好莱坞到现在,你制作如此多
电影。”杨兰把话题转向
票房,“而进入新世纪后,电影
拍摄成本节节攀高,市场压力很大,你会不会在自己
电影上映前也感到有
点紧张?”
愉悦。
见到杜克又在不知不觉中抢主导权,杨兰再次换话题,“这次你带来
《飓风营救》反响非常好,
这里有
份最新
票房统计数据,从上周四上映到现在,这部影片
中国票房累计达到
2865万元。”
她看着杜克,问道:“有什感想吗?”
“观众喜欢影片,
非常高兴。”
这个数字看着不显眼,但现在才2004年,年当中票房能过亿
电影都寥寥无几,2865万RMB
数据,已经相当不错
。
“会紧张,甚至会因为焦虑而失眠,”杜克指指自己
额头,“这里会产生各种想法,包括失败
后果,直到看见票房数据,才能松
口气。”
杨兰话题又转到
压力上面,“你
作品在全球都有极高
期望值,在中国也不例外,这让你面临怎样
压力?”
“压力是每个导演都必须要承担,压力往往也是前进
动力。”杜克
手指缓缓敲着椅子扶手,“对于关注度可以有不同
看法,虽然有很大
压力,但也是
个很好
机会,
也制作过小成本影片,小成本电影面临
巨大挑战就是如何吸引观众来看你
作品,而拍摄这类大片
好处就在于,你知道它有机会和全球观众见面,作为电影人这就是最好
机遇。”
采访渐渐接近尾声,又问几个问题之后,杨兰给
观众提问
机会。
个三十岁左右
男观众,第
个站起来问道:“罗森伯格导演,
在九十年代就成为
你
影迷。”
“这部影片是中美同时上映。”杨兰继续说道:“北美票房统计出来吗?”
看到杜克轻轻点头,她问道:“能跟们分享
下吗?”
“当然可以。”杜克回忆下中午拿到
数据,说道:“北美周末三天,5125万美元。”
“票房榜冠军?”
“票房榜冠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