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敢说弗兰克·达拉邦特、山姆·门德斯和罗伯·马歇尔这些首次执导就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甚至奖项导演,在好莱坞地位能超过从未获得提名迈克尔·贝?
如今这个时代,电影已经变成商品,这是谁都无法否认事实,制作部影片前,首先要找准电影定位,瞄准潜在消费人群,杜克选择这几部影片,既不是为奖项,也不用顾忌专业口碑,首要考虑就是商业。
按照计划,他下部影片,甚至是各种暑期档恶俗元素大集合。
就像是他说过样,只要有商业成绩保障,他有足够时间磨练
为是凸显主题,只要基本逻辑能够顺畅连接即可。
这也是商业电影与职业影评人最大冲突点之,影评人总是认为商业电影为那些爆炸打斗故意忽略影片剧情,而导演为照顾观众感受和商业方面成绩,必须省略掉慢节奏细节,在有限时间内,为买单人群奉上最大享受。
至于商业电影做成影评人理想中状况,会不会赔钱,投资商会不会破产,那些高举艺术大旗却趴伏在这个行业上吸血鬼们,是从来都不会考虑。
如果现在有相关网络评分话,杜克相信,《勇闯夺命岛》上映后,烂番茄指数最多也就是超过百分之六十,而代表观众爆米花指数他有信心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专业评分什,杜克真心不在乎,影评人确实把持着专业话语权,但他拍出电影又不是为拿奖,影评人评分什,看看就好。
就像《生死时速》上映后,罗杰·艾伯特脑袋抽筋般给影片十分,杜克没有任何欣喜感觉,而影片专业媒体平均分只不过七分多点,他也不会感到沮丧,这些都比不过影片能为他带来利益。
而且顶多再过十几年,影片评论话语权就不会握在影评人手上,想想曾经最后那几年,北美被供职媒体强行解约顶尖影评人可不在少数。
再说,从对《星球大战》掀起漫天抨击之后,影评人对影片票房影响就在直线下降,如今已经比较弱,如果没记错话,明年那部《肖申克救赎》几乎被他们捧到天上,加上奥斯卡之后带着无尽同情第二次上映,总票房和上座率还是扑街扑到地底,制片公司和发行公司用超过十年时间才收回成本。
而影片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呢?如此口碑爆棚影片,却没有为他处境带来多少改善,依然只是二线甚至是三线导演,别说普通观众,就算是好莱坞业内,有多少人记得他名字?
这里是好莱坞,专业口碑不能完全忽略,但商业成绩更加重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