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文生看看左右陌生地貌,向苏大为有些担忧道:“这边地形多山,颇有些类似百济。”
“倭国多山。”
苏大为回忆着前世记忆,笑道:“据说倭岛上山多金银,若是尽夺其地,想必此次出征将士都能收获颇丰。”
安文生还没怎反应,跟在后面王孝杰倒是眼前亮。
他自幼家贫,参军也是为混碗饭吃。
“嗨依!”
新右三郎忙并起双足,卖足力气向马上赵黑子,鞠躬到地。
“请交给吧,保证会办得漂漂亮亮。”
回答他,是赵黑子马尾后扬起烟尘。
滚滚烟尘在倭国带路党领路下,向下个村落赶去。
新右三郎记得这位队长是唐军中某个将领亲卫,好像叫赵黑子。
不知为何,他总喜欢把自己姓氏省掉,直接呼自己为三郎。
愣下,新右三郎才理解赵黑子话里意思。
忙点头哈腰道:“小将军,这个村只是新月县部份,还有两个村落,这里大概也就两三百人。”
田间劳作青壮两三百人。
倭王还要大得多!
想到这里,新右三郎真是喜得抓耳挠腮,只求有个机会好好表现下,让苏都督看到自己忠心。
他是武士,向是效忠主公。
对,主公是可以换,只有忠心永不变。
就在新右三郎与村老田下谈话时候,远处隆隆蹄声更近。
做战勇猛,也是盼着多得赏赐。
近年来,跟着苏大为倒是立好些军功,可惜朝廷赏赐却是越来越薄。
田产就不指望,不过如果能多得金银,在长安能置处宅子,娶房媳妇,再添几个美婢下人,那日子倒也极安乐。
想
……
唐军人数不多,真正参与攻占倭人村落人就更少。
除去那两三百带路党,剩下只配百五十余名唐兵随行,算是监军。
而剩下两千余唐军,并没有投入到这样低级别行动里。
以苏大为首唐军,沿着地图上标注条线,绕着路向前行进。
加上村里老幼妇孺,也不过千人左右人口。
可以说是非常弱小个自然村。
还比不上大唐下等村落。
“既然如此,留五十人给你看管这些青壮,务必让他们乖乖听话。
你再派几个人带路,申时前,整个新月县都要在大唐控制下。”
大片烟尘扬起,吓得田间农夫扛起农具掉头就跑。
但是两条腿哪里跑得过四条腿战马。
没跑出多久,这些灰头土脸农夫又被大唐铁骑,如同赶鸭子般赶回来。
“三郎,新月县青壮都在这里吗?有多少人口。”
唐军战马上,位年轻队正以唐音发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