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大大咧咧,可他是军二代,也是入过弘文馆进学。
若真把他当员莽将,那就错。
平时军略会议,他习惯让属下发言,他再择优而用。
这是他用人思路。
令
心中不由赞许:每逢大事有静气,苏大为此人,身上有名将之姿,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又想到此前苏大为提议唐军收缩至泗沘,进行战略收缩。
眼光也是卓然。
其实退守泗沘,绝不是苏大为人决定。
而是唐军上下,已有这种共识。
刘仁愿摸着大胡子,眯起眼睛,向众将脸上扫过:“诸位觉得咱们万,对上数十万贼军,可怕吗?”
“不怕。”
“为何?”
“咱们能灭他们次,便能灭二次!”
薛绍义抱拳大声道:“只怕他们不敢来,若来,属下求为先锋。”
停数息,帐内所有将领齐大笑起来。
这倒不是轻视百济人,而是建立在大唐赫赫武功上,自有番傲气。
从百济人这种布署里,细微不可察对大唐怯懦,学生抄老师作业效仿,令唐将们忍不住发笑。
虽然,现在局势十分恶劣。
但在场将领,显然没什畏惧之情。
就好像两人下棋,百济人见唐人走步,便学着也来这步。
可见,百济人心里还是没底气啊。
也对,任何国,被大唐十五天内给灭,脊梁骨只怕都打断。
别看他们现在闹得欢,心里对大唐还是怕得要命。
“你只说第个意图,还有第二个呢?”
包括刘仁愿心里,也有收缩战线想法。
军人少,叛军势大,此时再将本不多兵力分散出去,殊为不智。
拳头只有握紧,才有力量。
不过苏大为是第个将其提出来人,还是让刘仁愿十分欣赏。
刘仁愿为人粗中有细。
“壮哉。”
刘仁愿拍拍他肩膀,以壮其志。
将属下们神情纷纷收在眼里,心道:诸将精气尚在,军心可用。
他目光又落到苏大为身上。
见他不像其他将领那样表现兴奋,但面容沉毅,显得不焦不躁。
“百济人,现在号称有二十万大军吧。”
“二十万对咱们万。”
“开春后,倭人肯定也会出兵。”
“高句丽人想必也不会闲着。”
众人你言语。
“第二个就是近。距离泗沘城近,这摆明他们迫不及待,想以此为前进基地,待开春后,就要展开对泗沘攻势。
不过这些百济人意志不坚定,据点放在白江口这个位置,就是给自己留退路。
万不成,还想着从白江出海,逃往倭国吧大概。”
“是有那点意思。”
刘仁愿摸着大胡子点点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