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以王文度来治理百济,这个安排并无问题。
可惜就连大唐皇帝李治也不会想到,王文度居然会如此短命,来百济便,bao毙。
苏大为看着刘仁愿在公廨内团团乱转,看他不断揪着自己胡须,真担心他会不会把自己胡子给拔秃噜。
不过他很快又想到,大总管这急着率军回大唐,除粮草、劳师远征将心思归,要向陛下献俘,难道就没有别原因?
会不会正是知道王文度要来,所以才急着走?
所以耳清目面,做事十分便给。
而刘仁愿,之前是管水军,现在是管熊津都督府军事。
苏定方走后,王文度过来任熊津都督,就是要管民事。
这样军政方面相互协调,可保证完整机构对百济实施有效管理。
所以主要精力放在军事方面刘仁愿,并不清楚些城中发生具体细节。
“左骁卫郎将,听到个消息。”
“什?”
“此前新罗人以金庾信为首,说是要慰劳军,并拜见王都督,而且还筹措份重礼,要赠予都督,结果就在送礼当日,都督,bao毙于任上,你说,这其中……”
“什?!”
刘仁愿激动,将自己颔下浓黑胡须扯断几根。
定道理。
“收缩兵力是必须,迁往泗沘……唔,其余四都督府还没建起,们这支绝不能有失,坐守百济故都以控全境,倒是个好主意。”
他抚着黑须,来回踱几步。
“你觉得,新罗人真会有二心?”
刘仁愿还是不愿意相信。
上次征西突厥之战,王文度与苏定方同为程知节手下副总管
他知道新罗人要劳军,可没人告诉他新罗人已经接触过王文度,而且备下重礼。
王文度在收下新罗人礼物后,bao毙,此事细思极恐。
顺带说句,王文度此人,虽然据说有些气量狭窄,但此人实际是员能吏。
除曾任水军都督,王文度在太宗朝时就展露过头角,得到太宗嘉许。
时人曾评说,王文度有出将入相之才。
然而他却顾不上疼痛,赶紧追问:“你说可是真?”
大唐在熊津都督府大概权力分配是这样。
之前是以神丘道大总管苏定方坐镇泗沘,遥控四方,军政把抓。
苏定方手下有大批优秀将令,对百济实施军管毫无压力。
在情报方面,有苏大为都察寺做支援。
若新罗人果如苏大为所说,那在百济留守万多不到两万唐军,便成孤军。
身处敌国,连后勤粮草都需要新罗人资助。
百济各地官吏对大唐还是阳奉阴违。
各地串连,暗流汹涌。
这种局面,怎能不让人背脊发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