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前提是,在那几个月里,能守住国门,不被大唐破门而入。
现在,战略机遇期已经过去。
大唐帝国,已经完成对突厥人灭国之战。
没有时间。
若再不能打破局面,冲入新罗腹心。
能成区域霸主,哪方都不是傻子。
乖乖听大唐话,做其藩属,等大唐从对突厥战争泥沼里抽身出来,样会发兵辽东。
这是大国战略所决定,没有任何仁慈可言。
到那时,高句丽要就灭国,要就是失去政治自决,变成大唐附庸。
到这步,被大唐吸收同化,完全变成“唐人”,也只是时间问题。
对于不听大唐皇帝命令,还在不断战争百济、高句丽,大唐皇帝容忍,已经到极限。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大唐从西域边陲之地抽回精力。
下步,必然剑指辽东。
要消灭高句丽。
完成唐太宗未竞事业。
若想保存自身,只有扩张个选项,半岛空间就这大,咱们打不过高句丽人,也就只能向新罗这边要土地。
这些年,与新罗前前后后百战,虽然蚕食不少新罗土地,但距离吞并新罗,还有不少距离。”
说到这里,黑齿常之感慨道:“个国家,若无内部政局动荡,想要灭国何其难也。”
“所以们此次,是针对新罗设局?”
“阶伯与新罗金庾信彼此争夺,阻在这里已经快两年,们实在等不起。”黑齿常之阴里闪过抹阴霾:“想必新罗人也不想再等。”
高句丽和百济,迎来只会是大唐铁骑。
天可汗威严,忍耐这久,也该发泄怒火,出手惩戒这两个不听话“小弟”。
“这些唐人细作之所以出现,就代表大唐触
作为高句丽、百济这两个立国数百年区域大国来说,这是绝不能忍受。
国家上层王族也绝不甘心放下手中权力。
他们唯机会,只有趁着大唐分心对付突厥人时,拚命扩张,增强自己实力。
辽东苦寒,每年能作战时间窗口就那两三个月。
只要能熬过去,以拖待变,就能维持独立政权。
对于这点,全天下人都知道。
百济和高句丽也心知肚明。
为何这几年不论李治如何下诏令其罢兵,对高句丽和百济进行申斥,两国都充耳不闻?
难道高句丽和百济疯?
并不是。
其实不是不想等,而是来自西方那个庞然巨物,已经把目光从更西方抽离回来。
大唐。
这个东亚当之无愧第帝国,第霸主,已经消灭他宿敌突厥人。
整合西域和河西之地,设下都护府。
大唐名将苏定方,听说早已回到长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