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不令麾下兵马稀缺,却屡建奇功,若是把平叛军交由他之手,平四王之乱,想来不在话下。关鸿业领兵十余万,几个月来只知道守,未曾攻下座城池关隘,让其继续当主帅,难以服众……”
太尉关鸿卓,听见这话自然不满——他胞弟关鸿业本事肯定有,只是圣上和朝臣起初
意思都是力保关中不失,拖到北疆战局有所转机位置为止;关鸿业也是领命行事,并没有做错什
。
关鸿卓待陆承安说完,摇头道:
“关鸿业领兵以来,虽无建树,却也没出过纰漏,从武关至南阳布防都井井有条;‘身在其位不谋其政、排除异己打压有功之士’
说法,更是无稽之谈,临阵换帅也是兵家大忌……”
关鸿卓还没说完,少府李思就火:
大玥着,虽远必诛’感觉
,都快把自己‘天朝上国、中原霸主’
身份给忘
。
现在这样才像话嘛,指哪儿打哪儿、逮谁灭谁才叫大玥军队,北疆那边节节败退,打
都是些什
玩意。
文武百官议论纷纷,或是讨论接下来安排,或是讨论如何破
襄阳。说
全是世子打仗真他娘凶,平叛军主帅关鸿业根本没人提
。
宋暨看着朝臣反应,目光深邃,但脸上也是带着笑意,微微点头。
驿使说完平叛军继续进军荆门动向后,又拿出
封写好
奏折:
“领兵打仗,无功绩就是过错,若是人人都和你关太尉般,想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大玥军伍岂不是成
潭死水?
关鸿业外战外行,内战也是外行,反倒是内斗积极很;今天上折子笑话许不令以卵击石,明天上折子指责许不令不听调遣;自领兵以来,他除
上折子参许不令,还做过何等大事?
如此主帅,还有脸面留在大玥军伍,本官都觉得脸红,你还好意思给他说好话……”
少府李思是陇西李氏掌舵人,官职比关鸿卓低
档,朝堂上
影响力可比关家
个将门大得多,脾气
“肃王世子收复襄阳后,军中诸将,上书弹劾主帅关鸿业,指其‘身在其位不谋其政、用兵畏首畏尾、排除异己打压有功之士、有平叛之责无平叛之心’,恳求圣上换帅,由肃王世子领兵平息四王之乱。”
话音落,太极殿内
文武百官都安静
下来。
作为混迹官场老油条,自然明白所谓
‘诸将上书弹劾’,肯定是许不令授意让写
,不然军中将领哪里敢弹劾主帅。
不过,文武百官对此也没什意见,行军打仗靠战绩说话,许不令已经证明自己有平叛
能力
,看到人家能力,却不给人家应得
位置,那不成识人不明
嘛?
大司农陆承安,率先上前步,开口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