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等待片刻,十余骑飞马进入军营,为首白袍男子提着长槊,背后
肃王大旗已经说明
身份,道上兵甲连忙避让,无人敢拦。
关鸿业收起各种思绪,昂首扶着剑柄站在营帐外,面色威严。
关鸿业是平叛军主帅,许不令只是过来协防军队头领,许不令比关鸿业低
级;在军营之中,主帅威信不容置疑,连天子
命令都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关鸿业自然不会跑去舔着脸迎接许不令。
许不令也没有摆藩王世子架子,飞马来到军帐之前,翻身下马,先抬手行
个礼:
“关将军!”
春末夏初,雨水最甚,从陈仓出发,到七百里外拒阳城,连日阴雨,抵达时已经到
三月下旬。
东北方向,北齐大军已近推到六百里外
开封以北;秦地崇山峻岭多关隘,黄河以南则
马平川,齐军战略大方向,还是渡黄河入中原腹地,
时间威胁不到关中道。
而四王联军那边,大军依旧在朝着西北进发,为防止朝廷直接反推过去,楚王已经在南阳、襄阳、荆州、岳阳、鄂州
线布下重兵把守,最前线
南阳,距离拒阳仅有五百里,算是双方正面接触
线主战场,也被称作‘武关道’。
在春秋时期,秦楚之间彼此攻防数百年,这片区域便是必争险关要塞,有‘谁得谁活,谁失谁死’之称;朝廷
大军,只要出
武关,入
楚地
平原地带,想杀到楚王所在鄂州几乎无险可守;而四王联军只要从这里打进去
,几天就能兵临长安,战略意义有多大可想而知。
拒阳城外,平叛军
大营驻扎在这里,十余万人马在此汇聚,又派往各处防线。
关鸿业四十余岁,身侧长得颇为高大,带兵多年,本身也是朝廷
黄昏时分,大将军关鸿业,身着亮金铠甲,站在帅帐外,眺望拒阳城后方,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西凉军,从关中过来,逐渐汇入平叛军
大营。
朝廷精兵都调去北疆,此地驻扎
兵马,都是抽调而来
府兵和民兵,和西凉军比起来方方面面都有差距;如此强军入阵,关鸿业心里自是多
几分底气,可瞧见飞驰而来
西凉诸将,他眼中又显出些许愁色,毕竟这些兵不是他关家
,而是许家
。
虽然天子已经给关鸿业透底——有东部四王在,只要许家敢不遵皇命,那就往反
逼,真逼反放开
打,大不
和许家
起死,东部四王坐收渔翁之利,天下还是姓宋,就死他
个宋暨而已。
可真把许不令惹毛,关鸿业肯定第
个被许不令拿来祭旗,能好好合作
起平叛,谁他娘想被拿来祭旗?
所以说,怎把西凉军
兵权要过来,还是个头疼
问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