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天顺朝以来,国家还未曾经历过重大战事,“土木堡之变”记忆过于屈辱和惨烈,像是把尖刀插在大明国全体军民心上。
而明知道于谦含冤而亡,却因为要顾忌先帝面子,迟迟得不到公正评价,更是让读书人心寒,让小皇帝无比愧疚。
朱见深已经做全部打算——此次大张旗鼓为于谦昭雪,必能重新挽回朝廷威望,平息民愤。让国家上下心,投入到广西之战中去。
就在前几日,几队皇家“天使”已经出发,分别前往于谦长子于冕、养子于康和女婿朱骥所流放地方,将其官复原职,并且接回京城。
于冕在前几日上书,祈求朝廷为自己冤死父亲祭祀,朱见深准奏。
那简直不是“与有荣焉”可以来形容。
像自己这样渺小普通人,可以以这样方式来面对这位光耀史册,永垂不朽民族脊梁,是他做梦都不敢想事情。
“行,下去吧。朕还有堆事儿呢。”
朱见深对他摆摆手,命怀恩将他带出宫去。
就在新年过去不久,勤勉朱见深召集内阁、六部、五军都督府以及督察院等众股肱之臣,商议正式对广西出兵大计。决定在五月之前,调集湖北、湖南、两广等十万多兵士,由浙江左参政韩雍担任大军统领,前往广西,讨伐逆贼,平定西南之乱。
他不但亲自撰写祭文,而且为其上谥号“肃愍”。追封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
追封之礼和祭祀之礼定在三日后举行,让代表皇家锦衣卫出面作为天使,也符合贯礼仪,更是朱见深对万达这段时间内频频立功另种赞许。
万达捧着锦盒,跟着怀恩出武英殿,走两步却发现,怀恩没有如同往常样直接将他带往顺贞门处,而是往太液池——也就是后来瀛台方向去。
“宋嫂?”
看到眼前穿着蓝色対襟长衫,带着冠子,正对着
这位韩大人说起来也是位天才型人物。年仅二十岁就进士及第,被先皇授予御史之位。虽然是个书生,却极有军事天赋,参加过多次平定战役。后来因为受到内阁朋党之争牵连,被贬出京。
多年宦场沉浮下来,今年韩雍也不过才四十三岁,正是当打之年。
明朝传统,武将出征,通常会委任有科举背景文官作为大军总领。同时派遣宦官监军。
韩雍他才气、名望都是上上之选。而且虽然是个读书人,却又不是腐儒书生,知变通,懂进退,虽然因为党争有所瑕疵,但依然不能掩饰他将才。
于是在朱见深询问谁能够担任广西战役主将时,时任兵部尚书王竑力排众议,推举这位年轻人。朱见深深以为许。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